江 西 省 丰 城 市
丰农提字〔2024〕88号
分类:
对政协丰城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88号提案的答复
市工商联:
您提出的“关于通过产业振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全市聚集各方力量,聚焦富硒绿色全产业链,推动丰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一是着力稳面积。推进高标农田建设,自2017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108.7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的88%,多次获得全省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一、二等奖;同时,在去年启动2万亩旱地高标农田建设,为全省首创。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先后实施丰东、观桥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药湖、大联圩等6个重点涝区治理项目,整治骨干灌、排渠道200km,改善灌溉面积60万亩,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34.87亿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去年发行专项债7.27亿元,名列宜春第一,2024年度通过特别国债项目14个,获得资金8.08亿元,争取了全宜春一半以上的水利国债资金。二是着力“提单产”。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深化农村土地确权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2019年以来,累计促成土地经营权交易114万亩次、成交金额9.17亿元,目前,全市在流转土地达90.2万亩,土地流转比重62.2%,耕种500亩以上种粮大户283家,耕种1000亩以上种粮大户80户。持续推广农事服务,积极培育农机服务组织180多家,目前,全市具有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的组织36家,可辐射全市32个涉农乡镇(街道),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32家,单季育秧能力达30万亩,谷物烘干企业36家,日粮食烘干能力达1万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率达87%。三是着力“延链条”。推动稻米精深加工,引进恒顶食品、天玉油脂等行业龙头,打造“碎米-大米糖浆-大米蛋白肽”“米糠-稻米油-植物油酸”等稻米精深加工产业链,目前,全市有粮食加工厂30余家,年加工能力60万吨,乡意浓、雷代表、介山村等大米品牌远销粤港澳。
二、稳定“菜篮子”供应
一是抓特色种业。建有省级豇豆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基地规模超2.5万亩,研发6个优质豇豆品种,年销售量达500万斤以上,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全省市场份额的80%,总销售额达1.6亿元。为加快丰城灰鹅二级扩繁和生态环保养殖工作,出资400万元建设保种场,目前,群体数量1200羽,公母比例为1:5,家系30个。委托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所提供技术支撑,与省农科院高安相城实验基地达成协议,由其提供实验场所完成丰城麻鸭各项数据的采集工作。二是抓畜禽水产。生猪产业现有规模猪场244家,年出栏82万头,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肉牛出栏10万头,位居宜春第二;家禽存笼901万羽,出笼1850万羽,禽蛋年产量4.94万吨,均位居全省第一;水产养殖面积19.96万亩,年产水产品11.26万吨,占全省5%,位居宜春第一。三是抓蔬菜产业。全市胡萝卜种植面积4000 余亩,尚庄良年、曲江乐卖特红萝卜基地规模和影响力在全省排名第一。藜蒿种植面积1000余亩,在南昌市场占有率达60%,具有定价权。
三、推动农业加工产业发展
一是培育市场主体。深入开展“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行动,培育各类农业企业652家、农民合作社2754家,家庭农场971家,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宜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4家,农业类专精特新企业11家。二是培育产业集群。依托丰城麻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先后建设麻鸭孵化产业园、煌上煌食品加工产业园、羽绒加工产业园,打造从麻鸭孵化、养殖,到蛋品加工、鸭肉深加工,再到鸭羽加工的麻鸭全产业链条,全产业链产值达45亿元。着力发展油茶育苗,加大低产油茶改造,推广平原油茶种植,推进油茶深加工,提炼压榨茶饼中氨基酸提取。目前,全市有油茶育苗单位20家,油茶产业龙头企业1家,培育大型油茶精深加工企业3家。三是大力招商引资。立足产业链持续招大引强,去年共签约40个农业类招商引资项目,拟投资额总计76.42亿元。
四、强化人才和科技赋能
一是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去年,围绕粮食生产、畜禽养殖、果蔬种植等领域,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班13期,培训农民600余人次。目前,全市有农业技术人员289人,从事农业领域大学生300人,加工领域引进30多名硕士博士。二是深化科研平台合作。立足富硒资源优势,先后与江西省农科院、宜春市科学院、苏州硒谷等科研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围绕硒提取研究、硒标准制定及硒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技术攻关,提升农业科研运用。
五、立足优势特色,规划产业发展路径:农业农村局与省农科院经济研究所合作编制丰城麻鸭优势特色产业五年发展规划(2024-2028)。以“打造百亿鸭羽产业、推进六大工程、创建中国鸭乡”为总体目标,按照“一心引领”、“两区示范”、“三园协同”、“四社支撑”、“五改联动”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为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六大工程,八大产业。
六、壮大产业龙头,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丰城市委、市政府通过培育麻鸭育种、加工,羽绒加工产业引进煌大食品、天纯蛋品加工产业园、桂柳生物科技、高标准建设鸭苗孵化产业园,深挖产业链强链补链潜能,在羽绒加工延链上进行羽毛粉水解、酶解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羽毛粉膨化工艺生产蛋白肽。初步形成了麻鸭种禽繁育、生态养殖、屠宰加工、蛋品加工、饲料加工、羽绒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
七、健全行业标准,打响农业特色品牌:丰城麻鸭成功获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丰城麻鸭新品种认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丰城麻鸭地方性标准已建立。
丰城市总计耕地面积144.7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26.82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08.1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74.7%。项目区建设后,灌溉平均保障率达90%以上,道路通达率达99%,提升了灌溉水平和农田耕作能力,实现了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全面改善;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粮食产量亩均增加50-80公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农机应用水平、农民及村集体收入,土地流转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亩均生产成本节约100元左右、租金达到300-600元。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丰城市连续四年获评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先进激励奖励(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累计获奖励资金5350万元)。为了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我们将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024年我市积极打造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路线,依托我市乡村产业佳的特点,以产村融合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四融一共”联动辐射中心。联动我市温泉大道、拖铁线沿线乡镇,将升华山、花卉爱情小镇等生态资源进行串联,深挖特色文化,做强做优富硒特色产业,大力建设“花卉文化风情带”主题示范带,打造“丰城梅林”为中心的休闲康养产业风情区。
2024年我市目标巩固提升1家星级乡村民宿,带动全市发展乡村民宿,推进乡村民宿集群化、规范化发展,持续唱响“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品牌。一是规范星级乡村民宿发展。积极申创星级休闲乡村民宿,支持乡宿周边提升环境、完善设施。定期开展乡村民宿安全、污水排放检查,取消隐患问题整治不达标的星级乡村民宿资格。二是加强乡村民宿从业人才培育。组织开展乡村民宿从业人员培训。依托江西省乡村民宿学院、“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加快培育乡村民宿经营管理人才。
针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育,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这一建议,我局丰城市农业农村局自2014年起开始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截至目前,共计培育近3500名高素质农民。丰城市农业农村局明确了新阶段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重点任务和重点群体,主要面向农业经理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青年和产业扶贫带头人等对象,强化学员遴选,坚持因材施教,推动分层分类分模块按周期培训,提高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
加大政策扶持,组织技能培训,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网络平台等培训机构,加快培养市场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不断提升农村人才的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新素质。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谢谢您的宝贵建议。
联系单位:丰城市农业农村局
电 话:7305230
丰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