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丰城市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管理公开>回应关切>部门回应

丰城地名故事 | 梅林和“石溪墟”

访问量:

关联稿件:


梅林镇驻地梅林村,建村于明洪武五年(1372)。始迁祖刘廷璋读书人出身,性情高雅,并酷爱梅花,迁入以后在村前村后遍种梅花,并以此为村庄命名,叫“梅林”。1970年以前,梅林村只是一个普通村庄,从未建过集镇。在此之前,梅林地区真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乃是石溪。

石溪原名“石陂”,北宋建隆元年开始建村。在两宋时期,石溪涂姓诗礼传家,名人辈出,成为世家望族。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村庄也越来越大,周边聚集的村落也越来越多。加之石溪是丰城通往高安独城、八景的重要交通枢纽,在石溪开展商贸活动在所难免。早在明代中叶,石溪村就开始设立集市,明末清初的时候已经非常繁荣,叫“石溪墟”,逐渐形成邻近地区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

民国三十一年(1942),丰城设立剑西区,区公所就设在石溪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59年梅林火车站建成后,梅林一带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70年1月,石溪公社社址由石溪迁至梅林,仍称石溪公社,1983年改称梅林公社,“石溪”作为乡级政府机构,正式退出历史舞台。1984年3月,由社改乡,称梅林乡。1984年10月,梅林建设农贸市场,梅林集市开始形成,逐渐取代石溪的商业地位。

宋元时期,梅林地区属丰城县(富州)宣风乡。明洪武九年(1376),属江西布政使司南昌府丰城县八坊宣风乡。此后一直到清代末年,管理体制未有变动。民国三十一年(1942),设剑西区,梅林地区分设石溪、慧灯二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调整,梅林地区划分为7个小乡。1956年改划为慧灯、路下、石溪3乡,慧灯乡属燕山区,路下乡、石溪乡属尚庄区。1958年,3乡并入尚庄人民公社。1961年,3乡由尚庄公社分出,划为慧灯、石溪两社。1964年,两社合并为石溪公社。1965年,设区分社,石溪公社又分为石溪、慧灯两社,属董家区。1968年,撤区并社,复由两社并为石溪公社。1983年,石溪公社改名梅林公社。1984年3月由社改称,称梅林乡。1999年10月,撤乡设镇,称梅林镇。

梅林地处药湖边,历史悠久底蕴厚重,境内有李家西周古寨遗址,有许真君炼丹的乌石观,有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所建道场慧灯寺。梅林人杰地灵,石溪、陇城、杭桥都是重要的人才输出地,朱胜非、林震、涂应雷、黄尚英、朱概、熊概等,都是名重一时的人物。梅林亦是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中心镇,曾有“全国文明村镇”、“江西首批百强中心镇”、“江西魅力乡镇十强”桂冠。

(来源:熊广平  行走丰城)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