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丰城市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与重点民生领域>疫情防控

疾控提醒:登革热感染后千万别吃布洛芬

访问量:

关联稿件:

最近带娃出门

千万!千万!千万!

小心这种传染病


这些天,各地疾控接二连三发布提示,就连中疾控也在微信公众号紧急发文,提醒大家——近期为登革热发病高峰期,一定做好个人防护!



目前,越南、新加坡、泰国、孟加拉国、巴西、秘鲁等境外地区,都存在登革热疫情,有出国计划的家庭,尽量规避这些地区。


我国也有多地检出登革热病例,包括云南(偏多)、广东、浙江等省份。


另外,台湾地区的登革热暴发情况尤其严重。截至9月24日,全台已累计确诊突破10000例!死亡超10例!

多人生活在南方的小伙伴都表示已“中招”,有的甚至“二”了,更有网友直呼:“比新冠还难受!”


没错,登革热的症状和流感很像,还没有特效药,最最重要的是,感染后还不能用布洛芬。

为了家人的安全,这些"知识点",咱必须得了解!


01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带来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

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伊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花蚊子”!


传播途径


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

登革热的传染都是以蚊子为传播媒介,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易感人群


普遍多易感。

其中孩子、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者、老人、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及孕妇感染风险高。

这些人群即使只出现轻微症状,也建议尽快就医。

潜伏期


因人而异,通常感染后3-15天可能发病,也有部分人不发病(隐性感染者)。

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也就是说,蚊子咬了感染者,不会立即传播,需要8-11天再叮咬才会传播。


高发期


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02

感染登革热
会有哪些症状?

常见症状


登革热和流感很相似,两者都会高烧,可达39~40℃,都会引起头疼、肌肉痛。


不同的是:

流感还伴有喉咙疼、鼻塞或流涕、咳嗽、乏力疲惫;

登革热则会伴有眼眶痛、恶心呕吐、腺体肿胀、皮疹、胸部潮红等。

▲登革热皮疹

最近好多人“阳了”,甲流、支原体等感染人数也在猛增,大家注意跟流感进行区分。

重症信号


登革热的危险之处在于,退热后仍可能病情恶化。

世卫组织(WHO)提醒,好转患者一旦出现“重症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比如:

· 严重腹痛


· 持续性呕吐


· 牙龈出血


· 呕血


· 呼吸急促


· 疲劳、不安


辅助判断


如果过去2周,你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待过,
或者自己所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
且你也出现了以上症状中的2-3项,
就要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

03

感染后如何治疗?
为什么不能用布洛芬?

很遗憾,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登革热的药物,主要应对措施就是「对症治疗和预防」。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以往的病例中,多数感染者都属于轻症或无症状。

轻症感染者可以:


1、在家里进行家庭隔离;


2、家庭内部做好防蚊措施,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


3、发热和疼痛症状,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


4、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大部分轻型感染会在5~7天内,症状缓解。

为什么不能用布洛芬?

感染登革热,要避免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因为它们具有抗凝血特性,可能会加重出血症状。

镇痛、退热,应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典型登革热致死率低于1%,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拖成重症,致死率将会超过20%。

所以,无论病情轻重,都应先及时就医。


04

如何预防感染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最重要的还是防止被蚊子叮咬以及避开伊蚊活跃的地方


不给伊蚊创造产卵环境

伊蚊特别喜欢在死水中产卵,有积水的地方要注意及时清理:


1、水培的植物


家中的水养植物应3-5天换一次水,换水的同时要注意冲洗植物根部,以防蚊卵或幼虫粘在上面继续繁殖。


2、花盆的底碟


对于花盆底托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应每日清除其中的积水。闲置的盆、缸、碗、杯等建议倒置。


3、假山和水池


庭院喷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莲盆等积水无法清除时,可采取养鱼等方法,吃掉水中的虫卵和幼虫,杜绝蚊虫孳生。


4、家门口的瓶瓶罐罐


家居周围环境要保持干净,不要乱扔乱倒垃圾,瓶罐废弃前要倒干净里面的积水,垃圾袋需密封等。


5、自家楼顶


将杀虫缓释剂投放于难以清除或不能清除的积水(如车库积水井等)中,可在一定时期内(约15天)起到持续灭杀蚊卵的作用。

做好个人防护

1、去户外尽量穿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将驱蚊剂喷在头、手臂、腿部等裸露部位。


一般每 2~4 小时需要补喷一次。


2、前往境外旅游,尽量避开疫源地(以东南亚国家为主)。


3、尽量避免在凉亭、绿化带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并且远离积水、废旧轮胎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


4、外出尽量避开伊蚊出没高峰时段(上午 8~10 点、傍晚 4~6 点)。

如果近期出行中或回家后,出现高烧、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除了新冠、流感等疾病,还需要考虑登革热的可能性,及时就医诊断和对症治疗。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