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少群众反映自己既没躲过初一,也没躲过十五。跟新冠病毒妥妥地进行了第二次亲密接触。那么如何面对当前疫情,以下几个问题,您需要了解↓

问题1:近期还会出现大规模的新冠疫情吗?
目前,我省各级医疗机构的发热就诊病例未见异常增加,诊疗秩序未受明显影响。近期出现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比较低,对社会运行不会造成明显冲击。
答:初阳:指第一次被新冠病毒感染
二阳:别称“再次感染”,指初次感染者在彻底康复几个月后,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检测再次呈阳性,且绝大多数出现发热等症状。
复阳: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呈阴性之后,短期内(通常为数周内)再次检测又呈阳性,一般不会再次出现症状。
问题3:为什么会出现“二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研究员尹遵栋4月19日在《新闻1+1》中表示,不论是接种疫苗还是人体感染康复后,都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免疫,对后续病毒的侵袭带来相应的保护。但现在国内外也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含病毒感染在内,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会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针对那些没有感染,也没有完成免疫程序的人群,以及虽有感染但前期没有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的抗原刺激不够数量,建议接下来要接种疫苗。
问题4:新冠“二阳”症状较轻是否可以带病上班?
问题5:感染新冠病毒后多久能转阴?
最新的数据表明,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后通常只需要4~10天可以转阴,相比第一次感染的7~14天要短。此外,转阴时间也跟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有关,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微,转阴时间可能会适当缩短,如果患者的症状较重或身体素质较差,其转阴时间可能较长。
有的患者在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消失后,仍然检测出抗原阳性。此时不必过于担心,机体清除病毒有个过程,体内病毒含量会逐渐降低,几天内就会被彻底清除。
问题6:二阳后是不是可以不用再做防护了?
如果出现了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一定要积极就医。
问题7:普通人“二阳”后如何对症治疗?怎样做好科学防护?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大多数人免疫力正常,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必恐慌,对症处理即可。目前从临床看,人群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总体症状较轻,不少患者以咽喉疼痛为突出症状,从中医来讲是风热感冒加点“湿”或“燥”的特征,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清咽利喉类型的中药药物。
同时,坚持保持手卫生、勤通风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传播风险、防治各类传染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