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丰城市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管理公开>应急管理

丰城市突出“三个重点”促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

访问量:

关联稿件:

重点完善组织体系一是构建组织机构体系。按照全面深化机构改革要求,全市33个乡镇(街道)都组建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并明确了分管领导,落实了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同时,603个行政村(社区)设立了应急服务站(点),落实了应急管理网格员。二是组建应急队伍体系。各乡镇(街道)在现有民兵、森林消防、消防救援等队伍力量的基础上,组建了不少于30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行政村(社区)应组建了一支不少于10人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应急队伍体系,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灾害事故先期处置、受困群众救援、受威胁群众转移撤离等工作。三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各乡镇(街道)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编制了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并根据各预案要求,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了集中训练和应急演练。

    二、重点构建责任体系一是落实基层组织责任。各乡镇(街道)都明确了党委、政府承担自然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等工作责任,行政村(社区)按照要求落实了有关工作责任,网格员也落实相应的工作责任,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二是做实“党建+应急管理”。依托党建信息化平台,在全市构建了便捷高效的应急管理上下联动体系和社会动员能力提升机制,积极推动了全市基层党建信息化指挥平台、功能、资源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构建条块结合、上下一体、多部门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有效将预报预警、转移避险、救灾救助、宣传教育等延伸至村级党组织。三是配强应急管理人员。各乡镇(街道)明确了 2-3名应急管理人员,整合现有灾害信息员、护林员等网格资源,每个行政村(社区)、应急管理网格至少明确1名应急管理人员并相对固定,实现了基层应急管理到户到人。

、重点健全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应急保障。乡镇(街道)强化了应急状态下对人、财、物的支持,推动建立了乡镇(街道)应急备用金制度,并纳入了年初财政预算。二是做好宣传教育培训。精心组织“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进基层,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技能宣传。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网络授课等相结合的方式,认真抓好了乡镇半专业扑火队教育培训工作,每年都不少于3次集中教育培训。三是落实统一规范标准。各乡镇(街道)严格按照“十个一”标准,切实开展了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实现场所、制度、队伍和装备等标准化建设。同时,行政村(社区)严格落实了应急管理员“九个一”标准,进一步提升了应急管理网格员的应急管理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形成。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