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丰城市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新闻发布会

【在线访谈文字实录】以县域之拼搏助力全省出彩,以县域之突破支撑全省发展

访问量:

关联稿件:

文字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宜春市人民政府网和宜春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为您打造的“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吴思锐。

主持人:近年来,丰城市紧紧围绕“打造都市圈副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挺进县域经济50强,阔步迈入中等城市”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做示范、勇争先、创一流、树标杆”,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今年的9月19日,省委书记易炼红在丰城调研时提出:以县域之拼搏助力全省出彩,以县域之突破支撑全省发展,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两位嘉宾,丰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书基,丰城市委常委聂勉,请他们为我们解答一下丰城市将如何答好这张时代答卷。欢迎各位做客宜春市人民政府网,接受“在线访谈”栏目的采访,先和网民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张书基: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我是丰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张书基,非常高兴通过在线访谈这一平台,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聂勉大家好,我是丰城市委常委聂勉

1.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丰城是全国百强县,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雄厚,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丰城之所以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一定跟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关,那么请问张市长,咱们丰城是如何抓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这个“一号改革工程”的呢?

张书基谢谢主持人。我们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专班推进、专人负责、专题研究,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中需要着力破解的痛点、难点、堵点、焦点问题,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先后获评全省“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和先进单位、全省营商环境综合测评先进县市,投资竞争力被工信部赛迪中心评为全国百强县第56位,是全省首批7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概括起来,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个方面是:紧盯指标提升优环境促改革。我们以“开局就是冲刺”的姿态和“跳起来摘桃子”的决心,紧盯评价指标,奋力冲刺全省营商环境前10强。一是迅速行动部署。在省委省政府新春上班第一天召开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后,我市立即组织召开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一号工程”大会,并在会上印发《丰城市深入推进改革“一号工程”对标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对涉及县级层面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制定具体的提升工作方案,第一时间谋划、第一时间推进、第一时间抓落实。二是压实各方责任。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印发了《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责任单位分工》等办法,明确分管市领导为指标长,各指标牵头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求他们对指标提升工作亲自过问、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对各项工作任务细化量化,拿出更加具体管用的措施和实现路径。三是定期督查调度。印发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定期调度机制》,市主要领导原则上每季度召集一次调度分析会、指标长每月召集一次调度分析会、指标牵头单位每周召集一次调度分析会。市营商专班每周对可量化指标进行调度,并建立调度台账,每月对各指标牵头单位指标提升工作进行现场督查。

第二个方面是:紧盯企业满意优环境提服务。我们牢固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意识,想方设法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满意度。一是聚焦政策最优促升级。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制定出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研发平台和国内年度首台(套)产品最高分别奖励500万元和300万元。设立了1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企业上市奖励最高由2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其中高端人才补贴最高可达200万元。二是聚焦成本最低抓供给。不折不扣执行国家降税减负各项政策,今年以来,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近25亿元。启动建设了总投资近30亿元的曲江临港物流园等设施,加快构建“水铁联运”物流体系,持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进一步提高创业就业补助标准,创办小微企业最高可提供300万元免抵押贷款并由政府贴息50%;对吸纳用工企业最高一次性补助2000元/人。用好“四贷一担保”金融工具,今年以来,共为企业提供各类资金12.5亿元,帮助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300余万元。主动帮助市场主体克服疫情影响,对减免房屋租金的私有资产业主,由政府补贴减免租金的50%,国有资产一律减免6个月房租,共减免租金3000余万元。三是聚焦服务最好优机制。按照“一对一”帮扶要求,全市所有规上企业都安排一名市领导、一个服务单位挂点,并将企业反映的问题全部建立台账,定期调度落实。我们还搭建了“剑邑商谈”“亲商(亲才)早茶会”“丰商阳光客厅”政企微信群等政企沟通平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800余个。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码”上评、“踢皮球奖”“蜗牛奖”反向考核和月通报、月点评制度,营造人人都是服务员的亲商安商氛围,让企业群众感受到暖心爽心。四是聚焦办事最快提效能。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成功构建了“一窗受理、一链办理、并联审批”工作模式。推行项目建设“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扎实开展“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四大专项治理,今年8月,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城市信用监测综合排名中列全省第2。

第三个方面是:紧盯干部作风优环境重整治。干部作风就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我市以开展“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三拼三促”等活动为契机,强化纪律保障,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优化。一是持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推行事事宜人营商环境“码”上评,引导企业群众在部门办事后对服务情况进行评价。今年以来共印发9期营商环境“码”上评政务服务满意度通报,共帮助各社会主体解决问题145个。二是常态化开展督查。不定期对全市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开展全市营商环境改革“一号工程”推进情况监督检查,严肃问责“怕慢假庸散”和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截至目前,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19件,党纪处分15人,诫勉谈话8人,通报批评1人。三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以市政府名义聘请15位营商环境和“五型”政府建设社会监督员,集中开展社会监督活动,对政务服务效率和企业群众反映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了调研及回访,发现的10个问题均在一个月内整改到位。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2.主持人:今年以来,为了克服因新冠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家、省密集召开了稳经济工作会议,并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目前各地也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以及惠企稳岗保运行相关政策,请问丰城在这一块是怎么做的?取得了什么成效?

聂  勉: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丰城市高度重视经济稳增长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相关精神,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多措并举全力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前三季度,我市GDP同比增长5.3%;财政总收入完成8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71.1亿元,同比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7%;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抓项目。成立了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建立重大项目调度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按照“挂点领导调度、归口协调抓总、调度会议推进、定期通报督办”的调度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重大项目调度推进会。目前,全市纳入省级调度的省大中型项目39个,已全部开工,今年实际完成投资155.9亿元,占年计划的119.9%;纳入宜春市调度的市大中型项目81个,已全部开工,今年实际完成投资267.6亿元,占年计划的118.6%。

二是争取政策补短板。我们集中优势资源,加大重大项目资金、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动项目加快建设,确保按期投产达效。资金方面,成立了专项债项目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分组开展项目谋划、项目推进、项目审查、项目督查等工作。截至目前,已提交专项债预审项目35个,债券需求84.7亿元,其中:通过省预审项目31个,债券需求70.75亿元,通过预审的项目个数和债券资金需求位列宜春第一。累计申报20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其中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7个项目,成功签约投放3个,投放基金1.8亿元,签约项目个数、投放金额及开工个数均位列宜春第一。全年共争取到中央及省级各类无偿资金共9268万元。用地方面,实行项目用地服务责任化,指定专人对接跟踪土地报批,统一协调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积极申报省重点项目,争取部、省预留建设用地指标。截至目前,已完成报批9个批次,总面积2225亩,新增建设用地2019亩。消化批而未用土地1932.42亩,处置闲置土地273.90亩,有效保障了一批签约重点项目落地开工。用能方面,组织发改、审批等部门积极对接园区,编制工业项目用能清单,优先解决重大产业项目能耗问题。截至目前,2022年我市报省发改委申请节能审查项目12个项目,已成功批复项目10个。

三是援企稳岗促就业。出台了《丰城市关于稳住经济基本盘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细化措施》、《丰城市应对疫情“保市场主体促全民就业”实施意见》和《丰城市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开展各类招聘会75场次,动员本地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8236人次,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680余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万余人次。采取免申即享的方式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放稳岗返还,发放企业835家,发放金额1068.06万元,惠及职工2.665万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367万元,其中个人创业贷款22627万元,小微企业贷款17740万元;扶持个人创业1043人(其中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5人),直接带动就业人数5032人;扶持小微企业44家。

3.主持人:大家都知道,丰城有70多年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发展历史,是江南最大、全国最闻名的废旧物资集散地和加工地。如今循环经济已成为丰城的一张靓丽名片。请问张市长,丰城是如何把循环经济产业做大做强的?

张书基:好的,主持人。丰城市曾经被称为“破烂王”,有着70多年的资源回收利用历史,一度在全国有3000余家回收拆解企业、近20万从业人员,是江南最大、全国闻名的废旧物资集散地。一直以来,丰城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举循环经济大旗不动摇,成功实现了从“废料——原料——材料——新材料”的蜕变升级、华丽转身。先后荣获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三张国家级名片,今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再生金属产业绿色发展峰会。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循环经济产业实现产值512亿元,同比增长19%。2023年,全市循环经济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招大引强,不断提升产业吸附力。着力围绕循环经济头部企业开展“招大引强”,格林美、中国瑞林、今飞轮毂、麦德豪铜业、中策线缆、东江环保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截至目前,已成功引进循环经济企业140家,其中上市企业7家,协议总投资400亿元,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塑料的年聚集量均超过60万吨,产业集聚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着力壮大产业链,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围绕循环经济产业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持续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向终端延伸、向尖端迈进。构建了从废旧资源回收、拆解、分选、熔炼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循环产业链,形成了年产能300万吨再生铜、200万吨再生铝、180万吨再生塑料、50万吨其他再生资源四大循环经济发展板块,培育了铜基材料、电线电缆、光伏组件、汽摩配件、集成电路、水暖五金等六大产业。其中,再生铝产业集群获评江西省重点产业集群。

三是完善功能配套,不断厚植产业承载力。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我们累计投资近20亿元,打造了占地面积18.21平方公里独具特色、全省唯一的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顺利建成了瑞林院士工作站、格林美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等一大批创新平台,先后与上海交大、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了循环经济研究院、改性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丰城循环园区已成为中东部地区乃至全国发展循环经济最具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的首选地之一。

4.主持人: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是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当前,我们丰城市“创城”工作正处于紧要关头,请给大家介绍一下丰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吧?

张书基好的,主持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丰城市第八次党代会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自2021年3月启动以来,全市上下干部群众已经广泛动员起来了,能感受到丰城的城市环境和市民文明素质在悄然间发生巨大变化。宜春市委提出中心城区与丰城市要“两城同创、一炮双响”,对丰城来说使命光荣。

我们紧紧围绕“创建靠民、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宗旨,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工程”,丰城城乡面貌从面子到里子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一是做到高位统筹,多级联动。市主要领导多次召开文明城市创建专题办公会和现场调度抓工作落实,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分类实施;要求各分指挥部、职能部门和牵头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齐抓共管,齐心协力,汇聚强大合力;坚持多级协同联动,明确市级领导和中心城区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及驻丰单位的网格包户责任,召开研判会、调度会、现场会,组织开展实地测评、实地检查、实地督导,及时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推进工作措施,做到问题清、措施清、时限清、责任清,确保创建工作市区、乡镇(街道)、村组多级联动,机关企业属地共同发力;做到城乡同向发力、市区镇村同频共振,高效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开展。

二是做到全民行动,共同创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激发全民参与的热情。开展“我不丢·我来捡”主题创建日活动,发挥市领导带头创建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市各级干部进小区、进楼道、进住户,深入发动群众,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市民共同践行文明言行。各类群团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性开展文明城市系列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引导社区居民争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文明行为的实践者、创建活动的参与者。广泛动员志愿者服务队伍行动起来,冲锋在前、示范在先,影响带动广大市民积极主动参与,形成“全民参与、共同创建”的生动局面。

三是做到创建惠民,全民共享。丰城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标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按照“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凸现亮点”的思路,聚焦市容环境、公共秩序管理、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围绕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电动车上牌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充分挖掘区域内停车资源,利用拆迁闲置地块,灵活建设36个停车场,每个停车场以5-10%的配备新能源充电桩;通过城区主次干道的白改黑改造提升与人行道板翻新,方便市民出行;整治共享单车乱停放、骑行佩戴头盔宣传教育;截至目前,电动车已上牌7.9万辆,上牌率达95%以上;背街小巷改造已完成71条,在留住历史韵味的同时做好外立面改造等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街巷整体环境。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丰城市在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5.主持人:今年7月份以来,我省基本未见系统性降雨,江河湖库水位明显偏低,气温明显偏高,出现较为严重的干旱灾情,针对此次干旱灾情,咱们丰城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想请问一下,丰城市在农业抗旱救灾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聂  勉: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丰城市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我们测算了一下,按我市去年粮食产量20.25亿斤来算,可供全国人民口粮消费2.03天。丰城一直以来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己任,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粮食生产工作精神,全力开展科学稳粮保粮工作,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

自今年7月份开始,受旱情影响,全市共有32个乡镇、街道出现旱灾,灾情总体分布河西乡镇重于河东乡镇,农作物受灾面积27.6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4.19万亩,经济作物面积3.48万亩;绝收面积0.11万亩,受灾人口7.39万人,人畜饮水困难383人,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我市在应对本轮旱情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全面加强抗旱工作组织领导。今年7月份以来,我市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调度会等各类会议10余次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同时成立抗旱救灾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和5个分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全市抗旱救灾工作,将抗旱救灾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

二是着力强化旱情灾情会商研判。根据预案我市8月24日全面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从8月28日起,市防办、应急管理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气象局集中合署办公,实行每日一调度,2天一会商,及时研判旱情灾情,提出应对举措。

三是系统建立完善抗旱工作机制。为抓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我市制定了一系列抗旱救灾工作机制,包括抗旱找水工作机制、抗旱措施及运行补助机制、渠道清淤保通畅考核机制、节水调水运行工作机制、灾情动态研判机制、农作物改种补种机制、成片受灾成因评估机制、农作物保险理赔机制、人畜饮水保障机制等,千方百计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抗旱救灾工作合力。

四是多措并举开展抗旱救灾行动。全市共投入资金1.01亿元,通过抬水提灌、新打水井、渠道清淤等举措开展抗旱救灾,发挥了巨大的抗旱效益,农田受益面积达52.5万亩,减少经济损失3.78亿元。一是向天上要水。从7月中旬到11月上旬,全市人工增雨作业21次,发射火箭弹98枚,总增加降水量9000余万方。其中,10月27日至28日人工增雨作业2次,发射火箭弹6枚,全市平均降雨量5毫米,荷湖乡最大降雨14毫米,降水量1000余万方,为全市油菜等作物冬种抢时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二是向地上要水。疏挖清淤渠道394公里,垒筑陂坝120处,购置移动水泵3253台,维修泵站203处。开展清丰山溪抬水提灌抗旱工程,将赣江水引入清丰山溪,在清丰山溪下游修筑临时围堰,抬高河道水位,保障了清丰山溪上游15.23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三是向地下要水。共新打抗旱井1623口,另外针对人畜饮水困难问题,通过打深水井、延伸自来水管网和安排专门车辆送水到村的方式,有效保障了389名饮水困难群众的需求。

五是因地制宜加强田间技术指导。我市成立了四个农业抗旱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组,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实地察看农业旱情和秋粮长势情况,分析评估灾害影响及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对策措施;根据灌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及灌溉方案精准测算用水需求,算好水账,精准补水;坚持科学抗旱,分区域、分作物制定完善抗旱保粮技术意见,指导各地因地因墒(shāng)因苗搞好田间管理,实行“一喷多促”,既可以起到增湿降温的作用,又能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六是千方百计降低农户受灾损失。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户进行改种补种。因地制宜指导农户抢时抢墒补种荞麦、秋马铃薯等晚秋作物。根据苗期土壤湿润条件,适当提早播种油菜,力争能种下一茬收上一茬,以弥补秋粮损失。另一方面强化精准补助,充分发挥救灾资金效能。今年上级部门已下达给我市中央救灾资金1828万元,其中水利救灾资金1230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598万元,宜春市抗旱专项资金40万元以及市财政500万元抗旱专项资金,共计2368万元,目前所有救灾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再是加快保险核灾理赔。我市积极为保险公司开展核灾、定灾工作提供跟踪服务,力求最快速度进行灾情审定,第一时间开展保险理赔,保障受灾农户利益。截至目前,全市保险中晚稻理赔总金额达5075.99余万元。通过上述措施,今年我市早稻产量为8.69亿斤,较上年同比增长2.1%,全年粮食产量预计可达21.36亿斤。

6.主持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一直以来,丰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瞄准“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丰城教育品牌,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国家级普及普惠示范县创建单位。请问张市长,丰城是如何打造丰城教育这张名片的?

张书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丰城始终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最大目标来追求,建立了市委和市政府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制度,定期优先研究教育议题,主要抓好了“235”工程。“2”就是聚焦两个督导。聚焦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两大国家级督导,下好先手棋,全面补短板、强弱项,确保今年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力争2025年迎接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3”就是增强三大动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我们实行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列入议题、现场办公会、重要事项请示批复等议事机制。根据教育工作事项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等特点,还建立了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制度、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汇报制度、教育工作重点任务市领导责任清单制度,极大提高了教育重要事项研究决策和重大问题落实解决的效率。二是强化督导保障。针对“乡镇履行教育职责、各类学校办学、学校领导班子履职、教师教学”分类制定修订完善“1+4”督导考评办法,在全省率先实行对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进行考评,推进了现代化教育治理。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广教育服务“一网通办”,依托“丰城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实行线上报名为主,线下核实为补充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掌上办”便民模式。“5”就是推进五项工作一是优化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三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名校长和名班主任,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带动作用,培养正高级教师3名,特级教师2名。全市现有正高级教师11人,特级教师16人。有1名教师入选马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国100名,江西仅3名)。继续推进去行政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建设学者型专家型校长队伍。加快教师队伍建设,近三年,招录教师1457名,培训教师16万人次,教师素质整体提升。二是加快项目建设。统筹各类建设资金7.42亿元,推动丰城中专建设新校区、扩建老校区。对城乡中小学校(幼儿园)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38所,新增学位1.54万个,学校(幼儿园)成为丰城最美的风景。三是巩固“双减”成果。压实属地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责任,全市130所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关停,压减率100%;用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平台,动态把握“双减”落实情况。做到优化校内服务、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治理。2018年9月在全省率先启动课后延时服务,现已实现“5+2”课后服务全覆盖。四是落实五育并举。实施素质教育,创新开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体艺2+1”“素质教育月”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成立丰城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心育中心。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校园2所,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所,全国足球、篮球、排球等特色学校29所,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五是推行集团办学。采取“热校带新校、强校带弱校、大校带小校”的模式,实行总校管理分校的工作机制。组建教育联盟学校10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价值,形成推动教育品质提升的集群力量,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上发力,不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突出强基固本,推进重点项目,加强队伍建设,抓牢安全稳定,实现事业发展新提升。二是突出改革为先,加强学校内部治理,增强教育督导功能,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三是突出优化结构,完善学校网点布局,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争教育取得新突破。

主持人:好的,谢谢丰城市各位领导的耐心解答。通过今天的在线访谈,我们可以说了解了丰城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关键密码,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在线访谈到此结束。节目最后再次感谢两位嘉宾光临我们的演播室,也谢谢广大网友的热情参与,再会!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