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丰城市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与重点民生领域>教育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课外活动设计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课外活动设计

当前小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持续增加,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内完成教师布量的作业,在课外还需要参加大量的培训班,小学生几乎没有课外时间。为了能够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我国开始提出了双减政策,减少学生在作业以及课外学习方面的负担。

“双减”背景下,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减少,许多家长担心没有作业的督促,孩子的学习效果将难以得到保证。事实上,学习不仅仅是简单地完成书面作业,而是要广博宽泛地培育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因此,减轻作业负担不意味着放弃学习。以数学为例,数学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益延伸,也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深化过程。

首先,数学包含大量的数字、公式和定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其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显得枯燥无趣。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课外活动,让学生认真阅读数学类书籍,边读边分享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喜欢玩耍,数学绘本中简短有趣的故事和形象生动的插图能够吸引学生,让阅读成为一桩乐事。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往往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让学生喜欢数学,体会数学阅读的快乐。教师可将数学绘本阅读书目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进行阅读,体会数学的乐趣。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的数学知识编写数学故事,自己动手创新绘本。这样一来,学生对充满趣味性的数学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愿意积极参与学习,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分数相关的绘本,如《猫咪的天》、《和邻居亲密相处》、《保罗大叔分比萨》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有趣的绘本故事接触分数,体会引入分数的必要性。以《保罗大叔分比萨》为例,这篇绘本讲述了保罗大叔卖比萨的故事。学生通过阅读绘本的故事,初步接触到了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分数,在故事中体会到引入分数的必要性,同时感受到了智慧的保罗大叔是个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敢于探究及积极创作的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